2016年7月5日 星期二

我想你

小LU

不可思議地我總覺得你在我身旁
或許應該說好一陣子我覺得你不在 但最近回來了。

其實這陣子我並沒有特別脆弱,
但想到你時總容易流淚。

剛開始你離開時
我努力跑步
在下午的國小操場繞著跑道假裝你就在我右前方回頭看著我,陪我。
然後我就告訴自己: 你沒有離開,你就住在我心裡。

有一天,一隻小狗在操場草皮裡打滾,
樣子好笨好好笑,牠賴在一塊小布上像撒嬌的孩子四腳朝天,
我覺得牠好呆,看著牠就出神,
接著我在操場邊一口氣就沒法子順了,眼淚就不斷流了下來。我想你。

今晚我聽到了後方鄰居對著他們家的LULU說:外面好涼喔
我突然問自己有沒有這麼跟你說過?
好像沒有。
也或許有。我想你。

為什麼你的眼神這麼不可思議這麼真實地在我腦海裡
我好想你。 我不要和你從此不見

我們相約在天堂  相約在天堂見。

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再也沒有一隻比你更好的狗。
再也沒有。




2014年8月9日 星期六

以後?

跑步時,我常遇見一位頭髮灰白的老太太。
她十分削瘦,站立時骨盆前傾得十分嚴重,
起初我以為那是她作運動或某種氣功的特殊招式,
幾次以後才看明白大概就是這麼回事。

因為是陌生人,我們當然不曾交談。

2014年7月26日 星期六

作者的生命

大江健三郎曾於作品中寫道:
被書寫的主人翁將永遠活著(在書中死亡了的主人翁亦同),
而寫作該書的作者卻會死去。

毫無疑問我非常尊敬大江健三郎先生,
但對此說我並不完全認同。

即使是作品自己將自己帶領至結局,
啟動藝術的靈魂依舊在留存之中持續活著。
那持筆之手亦是如此。

我寧可將這樣一段字句,解讀為作者謙遜之詞。
好多時刻,藉由作品我們與已逝的作家強烈交流,
這些作家在有限時空中,
能留下不朽、橫跨生死的藝術作品,
在觀者腦海堆疊召喚永恆超越自以為如浪即逝的瞬間。

這樣的作者生命,不也是永遠活著。








我眼中的點點

草間彌生。

如果生與死確如從這房間走至另一個房間,
我猜想介於於生與死之間,或許還存在著一條廊道,
而我腦海裡的草間正長年迴盪於這條廊道,
偶爾返回生之房 卻望向死的那端。
正如她作品呈顯的消融與超乎常人的發射出「不用在意我」那般的強烈訊息,
存在著無與倫比茅盾感,
打破了觀者藝術交流的慣性,
強硬地將任何意象拋卻,又似温柔地包覆消融。

那麼 這一切是為什麼呢?我們到底在看什麼呢?

我不禁害怕。
是虛無。
但草間在創造讓我們感受虛無之中竟存著永生的野心。
我感受到比《人間失格》更加真誠戰慄的恐懼。

請繼續旋轉,
請繼續燃燒光芒,
直到我仰望星空才全然釋懷。





2014年7月20日 星期日

超越現實的生命

藝術作品的生命,
超越現實,
甚至超越創作者所能預想。

往積極面思考,
其將如擁神秘生長力的奇異種子,
在地球運轉的某個時刻在某些人心裡發出芽來。
當然,前提是,作品必須被有形或無形地保存。

不過,倒也不是所有的創作都將如是幸運,
殘酷的說,
當裝置藝術不被正視,它可能連勞作也稱不上。
文學叨叨絮絮的字句,可能連廣告文也比不上。
好像建築被凌亂的廣告看板佔據視覺一般,
極少人會注意到建築師初衷的設計,
即使是講求現代性的建築也是一樣。

藝術有超越現實生命,
自證其存在的魔力,
然而,前提是:我們盡可能讓自己擁有一雙懂得欣賞的眼睛。
如此一來,或得能咀嚼超越現實的生命力。



2014年7月12日 星期六

給未來的小孩

想到我也會庸俗的想寫這樣的文章。
沒有愛人,也沒有孩子,是我現在真實的狀況。
今天聽了場演講,
突然也對未來的小孩有了藍圖。
莫名也認真了起來。

2014年7月11日 星期五

硬書

好一段時間了,其實。
自以為擁有哲學思維的認知總讓我保持某種姿態,
有時,可能也很麻煩,說實在。

這二天,啃讀
瑪麗塔.史肯特,莉莎.卡萊特合著的《觀看的實踐》,
這是一本為初學者而寫的視藝入門書。
欵,基本款就對了。

這樣的基本款可以讓我看了頻放空,
迫使我漩入20世紀的學者的紛繁哲學。
然後翻頁的瞬間懷疑自己剛讀了什麼?!(呆)

書名就充滿意涵,
其實5個字已經透露它想做什麼(如果你懂的話)
看完這本作者自稱入門的作品,
想必我的哲學思維必定更晉一級。
(屆時是不是變得更難搞)